引进FLEXSCHE从而实现生产负荷的平准化
前置期缩短了约40日、早期供给材料的量减少为6分之1
Kawasaki Heavy Industries, Ltd.(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
- 2012年4月制作
从陆·海·空·宇宙到深海、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以下、川崎重工)是向世界展开业务的世界屈指的综合工程制造商。另外川崎重工作为日本铁路车辆制造的龙头企业,不仅仅面向日本国内、同时面向世界推出了新干线、在来线、特快电车、地铁电车、火车、单轨电车等各种车辆。
需要丰富的实绩和高度的技术力量的铁路车辆事业、在近年来激烈的竞争中,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降低成本成为重要的课题。该公司的车辆公司生产本部的工作部转向架科、对应由于列车时刻表的变更等订单重叠时的先行制造。但是实际上、很难判断应该着手制造的时机,有不必要的过长的制造前置时间发生、和提早准备材料的倾向。考虑到应该一边对工作负荷进行平准化一边拟定相应的准确的生产计划、从而引进了生产排程软件FLEXSCHE。
以瓶颈工序为中心的工作计划使制造前置时间缩短了约40日,材料的库存量也同时减少为6分之1。新构筑的生产系统也与FLEXSCHE相连接、从而逐步改善了在合适的时机采购电机等采购品的课题。
有着1个世纪以上的历史的铁路车辆业务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兵库工厂 车辆本馆
1896年(明治29年)从造船业务开始的代表日本的综合工程企业川崎重工。现在、以该集团的目标“为世界上人们的丰裕生活与地球环境的未来作出贡献的Global Kawasaki”为本,从造船、铁路车辆、飞机、摩托车到能源环保设备、产业机器人等广泛的业务领域,为了日本乃至世界各国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该公司的产品中与造船业务相伴、同样有着1个世纪以上的历史的是从1906年(明治39年)开始的铁路车辆业务。从日本国产化的第1辆蒸汽火车和日本最初的铝制车辆开始,制造了多数永载铁路史册的著名车辆,作为日本车辆制造的龙头企业稳坐宝座从不动摇。
另外从参与策划新干线车辆的开发/设计到特快电车、地铁电车、货车、火车、单轨电车、新都市交通,该公司车辆制造就是铁路运输发展进步的写照。现在算上兵库工厂(神户市)的母工厂,美国也有2处大规模的工厂,另外在英国、中国、东南亚、中南美各国等世界各地展开了业务。
持续飞跃的该公司的铁路车辆业务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常胜不败绝非易事。该公司的强项是有丰富的实绩所培养出来的先进技术和开发力量。另外、可以综合提供铁路车辆的基本配置的车体和转向架也同样是其强项。转向架是有着由车轮和车轴组成的轮轴,将车体的重量传递给车轴并备有行驶/控制功能的机构。支持着铁路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该公司的转向架汇聚了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技术。
对为了先行制造由于早期供给从而引发库存过多的课题
车辆公司生产本部
工作部 转向架科 科长
(当前 生产本部 生产技术部 骨干)
西原 昭彦
从竞争力的观点来看,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是重要的课题。该公司在制造转向架上也争取在降低材料费的同时提高生产的效率,但是制造转向架与定制相近,多品种少批量生产成为阻碍效率提高的重大原因。
“转向架可分为在来线、新干线、火车、使用橡胶轮胎的新都市交通的车辆4大类型。例如、因为新干线和在来线所需要的刹车力不同,所以转向架的零件也不同。另外、根据海外的规格不同而不同,就算是相同的在来线也由于客户的维护工作的方法不同等、规格和要求有所差异。拟定生产计划时,难在多品种少批量的订单生产、无法库存生产”,西原昭彦说道。
由于无法进行库存生产,所以由于列车时刻表的变更等订单重叠时、以先行制造进行对应。“制造转向架时,由于车轴等的前置期较长、所以在1年前拿到订单。如果不遵守交货期则会影响到列车时刻表,所以订单重叠时进行先行制造”,山元博司说道。
该公司的转向架的制造从采购铁板到完成转向架所有都在公司内管理,需要大约4个月的时间。内容为刨平或弯曲铁板的工作需要3周、焊接等需要1.5个月、安装零件和机械加工需要2周、组装需要2周。一般、由于新干线和在来线等工作负荷不同、所以混合生产4、5种车辆。
“由于前置期较长、进行先行制造,所以无论如何都无法避免过早采购材料,容易造成库存过多。因为材料较大所以有场所的制约。为了防止库存过多,需要缩短前置期、减少早期供给材料量”(西原)。
重排程和灵活性是采用FLEXSCHE的关键
车辆公司生产本部
工作部 转向架科 骨干
(当前 项目本部
亚洲项目部
骨干)
山元 博司
在拟定生产计划时不考虑如何缩短前置期则无法实现。从前是根据现场的班长等的直觉和经验,使用表格计算软件等拟定生产计划,有提早采购材料、在有库存的情况下工作等这样的习惯。
“转向架1台的零件数大约为350种,除了最终工序组装以外、制造1台有1000道工序,工人300人。正确进行这样复杂而且庞大的工作的排程已经超过了人的管理能力。所以开始考虑引进排程软件” (西原)。
调查研究了多种生产排程软件后最终采用了FLEXSCHE。山元如下阐述了采用的理由。“转向架科由于是多品种少批量,实际现场发生很多状况,而且时刻变化。例如,对应突然休息的员工或将没有完成的工作作为第二天的工作重新排程等。我们重视是否能够灵活对应我公司这样的状况。另外我公司工作数据量庞大、工作变更频发,可迅速重排程也是采用的关键”。
前置期缩短了约40日、早期供给材料的量减少为6分之1
车辆公司生产本部
工作部 转向架科
藤井 博之
2008年春引进FLEXSCHE,基于排程结果发出工作指示,导入实绩调整计划。作为引进效果山元首先举出了工作负荷的平准化。“使用FLEXSCHE,一边在各种设备之间平准化工作负荷,一边以瓶颈工序为中心自动拟定相应的准确的计划。每个零件其瓶颈都不同。迄今为止因为管理瓶颈工序非常困难,所以发生前工序着手过早,后工序等待的现象。引进FLEXSCHE 1年后最多达到了30万工作,所以可以想像当时仅靠手工作业真的无法应对。”
10分钟、20分钟的工作相连时必然难以管理瓶颈。使用FLEXSCHE排程后,就算是设备满负荷运转的状况也会一目了然,同时得到明确化从前难以确认的瓶颈的效果。山元说:“通过使用FLEXSCHE最适化分派,排除了瓶颈工序的前工序过早着手,后工序等待这样的非效率性因素。实现了全体的工作工序的效率化。结果前置期缩短了约40日。”
由于缩短了前置期,早期供给材的库存量也减少到6分之1,使100平方米的空间得以有效利用。还有可以正确判断未来数月的状况,同时可令外协投标、实现了降低成本。另外也排除了无谓的外协、提高了内制率。
使用FLEXSCHE实现了零件制造状况的管理、也实现了信息的共享
车辆公司生产本部
工作部 转向架科
武下 洋
引进FLEXSCHE并在现场确立基于新的排程进行工作、用了1年时间。藤井博之说道:“因为对过去任由现场的细致部分进行了排程,所以引进后每周都召集现场的员工进行说明和建议。另外也针对现场的需求作了很多讨论。与现场交换意见以及调整工作等花费了很长时间。”
现场的需求很多都是关于工作指示等报表的可视性和易读性。藤井指出:“从FLEXSCHE抽出现场所需要的信息。不仅仅是工作指示,对于未完成的工作的部分为了在工序会议中跟进需要很多报表、各个工序之间联系的传票、供给材料时的供给指示以及供给管理表格等,所需资料种类也是多种多样”,武下洋说道。关于进度管理也是“只看某个工作并不知道该工序是否来得及。而当前我们成功汲取了现场的信息,将进度管理信息用一张表汇总,就能够确实把握现场的状况了。相关人员全员能够共享这些信息也是很大的优势。”
武下说随着渐渐熟练掌握了FLEXSCHE,运用也得到了改善。
“随着制作主数据和工作实绩的经验的积累,利用过去的数据能够高效新建数据。另外逐渐改良排程规则后重排程时间也缩短到5分之1。今后我们也会在各个方面努力钻研,同时也期待FLEXSCHE在性能面有更好的表现。”
在计划方和现场相互理解中运用
现在FLEXSCHE已在现场扎根,成了不可缺少的存在。“现场的想法从过去的‘被动的做’转变为‘我们要用好’。这种转变也有与改善现场并行的影响。”(藤井)
关于引进FLEXSCHE的成功的关键山元说明道:“我想通常引进生产排程软件多数都需要管理部门参与,此次是转向架科自身引进成功。计划员同时负责制造现场,与现场的员工每天交流。这是建立在拟定者和执行者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运用。”
关于今后的展望山元说:“当前基于FLEXSCHE的排程结果的供给指示仅为材料关系,我想把根据生产系统和FLEXSCHE的连接的采购电机等零件的部分也划入在内。这样就可以在合适的时机供给采购零件。还有、当前只取得了完成工作的数据,我想加上着手中的数据、这样一定能提高精度。”
另外西原介绍了目前的课题。“在运用生产排程软件中数据的维护非常重要。当前只有特定的人在操作FLEXSCHE,今后我想让更多的人能够熟悉FLEXSCHE”。
铁路在世界各国都承担着交通运输网的中心的作用。川崎重工车辆公司活用经过1个世纪以上积累下来的丰富实绩和经验,满足时代和社会的需求。FLEXSCHE则在生产计划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引进企业概要
Kawasaki Heavy Industries, Ltd.(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公司成立 | 1896年 |
---|---|
资本金 | 1,043亿日元 |
事业内容 | 船舶、铁路车辆、飞机、航天设备、喷气发动机、各种能源设备、各种船用设备、钢铁结构产品、各种环保设备、摩托车、休闲相关设备、各种液压设备、工业机器人等的制造·销售 |
车辆公司 | 川崎重工作为日本铁路车辆制造的龙头企业,不仅仅面向日本国内、同时面向世界推出了新干线、在来线、特快电车、地铁电车、火车、单轨电车等各种车辆。现在算上兵库工厂(神户市)的母工厂,美国也有2处工厂。 |
URL |
|返回成功案例页首|